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该计量过程的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背景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是指合并双方同属于一个集团或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情况下,一方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另一方的控制权,从而形成长期股权投资。这种合并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
二、初始计量原则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不能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应当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三、具体计量方法
-
确定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
- 该账面价值不是指被合并方个别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有关资产、负债的价值,而是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被合并方自其被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起,其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相对于最终控制方的价值持续计算至合并日的账面价值。
- 如果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集团外部取得的,则初始投资成本还应包含相关的商誉金额。
-
计算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 = 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如果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那么在合并日就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处理差额:
- 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 如果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那么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也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合并方需要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例如,当合并方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
-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现金对价)
- (如有差额,则调整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
五、注意事项
- 在确定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时,应充分考虑最终控制方的影响,并持续计算至合并日。
- 在计算初始投资成本时,应准确确定持股比例,并严格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 在处理差额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调整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
- 合并方应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原则。
综上所述,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会计准则和原则的变化和发展,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给考试注册会计师的学子加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jiaqikuai.com/kskm/xxxd/668.html